当前位置:
癌症防治行动—肺癌篇

癌症防治行动—肺癌篇

2023-05-18 20:38

一、工作背景及意义:

癌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致癌因素不仅有化学致癌因素、物理致癌因素和病毒感染等外部因素,还有遗传因素、免疫状态、年龄等自身因素。癌症并不可怕,既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研究表明,通过选择平衡膳食、戒烟限酒、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并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减少当前30-40%的癌症。同时癌症不等于死亡,随着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我国大中城市治愈率已达到40%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研究显示,人类的1/3癌症由吸烟所致,吸烟和被动吸烟都可以引起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目前中国每年有大约32万人在35至69岁期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日本一项调查表明,吸烟者妻子的肺癌发生率与配偶的吸烟时间长短和每天吸烟支数成正比。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十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攀升,对患者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下表可以看出,目前肺癌发病数位居我国居民前十名恶性肿瘤榜首。

根据我国1973-1975年、1990-1992年、2004-2005年、2014-2015年四次恶性肿瘤患者抽样回顾性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死亡率逐年攀升,肺癌在我国居民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排名已经由20世纪70年代的第5位上升到现在的第1位。

与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长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75-2014年美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整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26%左右,肺癌下降则更明显,这与美国实行的控烟政策密切相关。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约占肺癌的85%,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和放疗。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经确诊,75%的患者就已经处于晚期,死亡率极高。统计数据显示,I、II、III期肺癌切除术联合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0%、50%-70%、20%-30%。因而,肺癌早期筛查是肺癌防治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癌症的生存率已经被写到了健康中国指标当中,2003年到2015年的十几年间,癌症的整体生存率由30.9%提高到了40.5%,而肺癌的生存率仅由16.1%提高到了19.7%,肺癌的诊治情况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开展肺癌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宣传戒烟,降低肺癌的发病率,通过开展高危人群肺癌筛查,提高居民肺癌防治治疗知晓率,提高肺癌的早诊率和治疗率,降低肺癌死亡率。

三、主要举措:

1、借助社会宣传日宣传戒烟: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世界癌症日:2月4日   国际肺癌日:11月17日。

以下为宣传海报:



2、依托医院宣传平台及医院举办的全国癌症防治宣传周(4月15日—21日)进行媒体及现场的宣传,发起“早期肺癌筛查”活动。

3、肺癌筛查应在肺癌高风险人群中进行。肺癌高风险人群介于50~74岁,且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 吸烟包年数≥3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3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2. 与条件1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被动吸烟>20年;3.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 有职业暴露史≥1年,包括暴露于石棉、氡、铍、铬、镉、硅、煤烟和煤烟灰;5. 有一级亲属确诊肺癌;6.中国肺癌流行特征与欧美不同,不吸烟女性占比较高,因此推荐从未做过胸部CT的40周岁以上女性,建立胸部CT影像档案。

注1: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注2: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同父母)。

4、筛查原则及方法:群众自愿、自费检查,检查方式为我院普通胸CT,年度内已进行的胸部体检CT可代替筛查。

5、检查结果管理及随访原则:(1)无肺内非钙化结节检出(阴性),可隔年筛查。(2)检出的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8.0 mm,或者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平均直径<6.0 mm,则进入下年度筛查。(3)检出的实性结节或者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平均直径≥6.0 mm且<15.0 mm,或者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8.0 mm且<15.0 mm,宜3个月后复查;对其中的实性结节或者部分实性结节,如影像科医师认为具有明确恶性特征,宜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决定是否行临床干预。3个月后复查时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处理及随访:①结节增大,宜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决定是否行临床干预;②结节无变化,则进入下年度筛查。(4)检出的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或者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15.0 mm,宜选择以下2种方案:①抗炎治疗后1个月或无需抗炎治疗1个月后复查,复查时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处理及随访:(a)结节完全吸收,则进入下年度筛查;(b)结节部分吸收,宜3个月后再复查。复查时若结节部分吸收后未再增大,则进入下年度筛查;若结节部分吸收后又增大,宜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决定是否行临床干预;(c)结节未缩小,宜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决定是否行临床干预或3~6个月后再复查;②实性和部分实性结节进行活检或PET-CT检查,并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处理及随访:(a)阳性,宜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决定是否行临床干预;(b)阴性或不确定性质,宜3个月后复查。复查时若结节不变或增大,宜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决定是否行临床干预;若结节缩小,则进入下年度筛查。(5)可疑气道病变,如管腔闭塞、管腔狭窄、管壁不规则及管壁增厚;与支气管关系密切的肺门异常软组织影;可疑阻塞性炎症、肺不张及支气管黏液栓等,宜进行痰细胞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处理及随访:①阳性,宜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决定是否行临床干预;②阴性,进入下年度筛查。(6)多发肺结节处理原则以其中最严重的病灶的处理原则为标准。

四、推广情况:

通过医院举办的癌症防治宣传周的宣传及体检科的配合(体检人员自愿自费的前提下,将体检胸部X片改为胸部CT检查) ,发现了数十例肺结节患者,均通过我院肺结节会诊中心进行多学科会诊,发现早期肺癌5例,确诊患者已及时手术治疗,肺结节人群已建立管理档案,告知复查时间,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一步拟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扩大活动范围,争取更多的群众参加筛查活动。

附件:1_癌症防治行动 程东霞 .docx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