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爱幼儿健康成长 让孩子拥有“轻松”童年

关爱幼儿健康成长 让孩子拥有“轻松”童年

2023-05-18 20:29

关爱幼儿健康成长 让孩子拥有“轻松”童年

——北京市东城区

一、工作目标

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全球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3-6岁是脂肪细胞数量增长的旺盛时期,这个时期脂肪细胞过度增长会增加成人期肥胖的发生危险,而学龄前期是认知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培养的健康意识、建立的健康生活方式将使其受益一生,因此,对3-6岁儿童进行早期、针对性干预是遏制成人期肥胖发生、发展的关键。为全面贯彻《“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要求,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儿童早期发展,实现预防工作关口前移,2018年东城区在辖区托幼园所启动“关爱幼儿健康成长行动”工作(以下简称“行动”)。

本次“行动”依托科研院校和专家论证,综合考虑了儿童的超重肥胖除了遗传因素外,受到家庭教养、喂养方式,父母、教师的体重管理态度、行为,家庭、社会支持性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从数据收集、核心知识的传播及干预综合考虑多因素影响,以家庭为基础、幼儿园为中心,面向全区44所幼儿园的幼儿、家长、教职工,分阶段设定重点人群,以健康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线,并辅以健康教育示范课程、健康宝贝评选等工作推进,紧扣不同群体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养成规律,设计相关活动内容,全面的评估现状、科学干预,最终摸索建立家庭、幼儿园、社会共治的工作模式。

二、主要举措

(一)利用现有基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

东城区在摸索了近十年的健康促进幼儿园创建工作基础上,以“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区”为契机,借助教委《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区卫生健康委、区教委两部门联合发文,依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机构、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等专业机构建立工作网络,聘请卫生、体育、教育等行业内专家作为技术支撑,在辖区44所幼儿园全面启动“行动”,并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对项目实施进行第三方评估。同时,各幼儿园成立由主管园长、保教主任、食堂管理员和保健医组成的领导小组和涉及各教学班组的工作网络,明确分工,确保“行动”的开展。“行动”融入了“同成长 共健康”的主题,围绕“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两大核心内容开展覆盖幼儿、家长和教职员工的线上和线下活动。

(二)形成专家共识,确定行动关键环节

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论证,形成支持本次“行动”实施的“环境、社会多因素行为模式”理论框架,以美国肥胖专家组推荐的5-2-1-0模式为基础,借鉴《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和《中国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的中国专家共识,形成了本次“行动”实施的核心信息,针对如何调动幼儿园和家长参与、确定项目实施核心信息、微媒体平台打造三个重点环节提出解决方案,为“行动”设计、实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三)做好数据收集,科学评价干预效果

为了更好的评估“行动”实施前后的效果,东城区抽取20所幼儿园的中小班,围绕可能影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幼儿、家长、教师及托幼园所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收集。为了科学全面评价,幼儿部分除了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检信息及饮食、身体活动、静态行为、睡眠等内容外,增加了小样本加速度计的仪器测量;家长问卷涵盖家长的体重、行为、对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的认知及环境支持;教师(园医)问卷包括对幼儿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的认知及具体行为措施、对肥胖防控的信心及存在的困难等指标收集;幼儿园问卷要求由园长或主管园长回答幼儿园健康相关政策、环境及幼儿一周食谱等内容。

(四)利用微信平台,携手家园线上活动

依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平台,开辟“宝贝健康广场”,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可及性,将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和科学摄糖等主题教育活动带入游戏化的设计思路,打造有趣、有爱的健康教育干预互动平台。并通过知识闯关小游戏、周末早餐评比、绘画PK赛、厨艺大比拼、签到打卡等寓教于乐形式来传递核心信息,加强家园互动。同时利用健康教育师资库,开展专家微媒体课堂、专家答疑。平台采取积分制、任务制,以游戏化形式展开干预,在正向激励中吸引适龄宝贝参与,同时吸引家长、教师的关注与互动,以多样化的形式配合有效的激励,唤起受众参与热情。

(五)强化示范先行,开展多彩线下互动

1.宣传氛围营造

为了调动参与者积极性,拍摄与宝贝“同成长 共健康”行动宣传片在各园所进行家长招募。启动仪式以发布行动倡议的方式明确、传播核心知识点,以幼儿园自编自演健康节目展现行动愿景,并在场外邀请孩子与家长体验行动主题。

2.人员能力建设

聘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机构专家,针对幼儿营养膳食、国内外最新幼儿运动专家共识、健康传播理论与沟通技巧、儿童心理行为干预、PPT制作与美化等内容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5讲,提升幼儿园骨干教师及园医知识与技能,通过优秀健康教育课评选、骨干师资教案编写等打造幼儿健康教育师资库。

3.特色活动引领

以儿童健康行为养成为主线,推出“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和“科学摄糖”三个板块特色活动。每个板块均由示范幼儿园现场引领活动,其他幼儿园骨干老师现场观摩交流,后辐射辖区各幼儿园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板块活动,达到效果。

“合理膳食”板块,以东城区第二幼儿园引领开展“均衡营养,健康成长—蔬菜的秘密”主题活动,专家课堂引领家长走出喂养误区,通过不同年龄段孩子采摘、清洗、制作、观看、品尝课程,激发孩子认识、热爱蔬菜,不挑食;“科学运动”板块,以北京新中街幼儿园引领开展“美育润泽生命,健康助力成长”主题活动,幼儿园分享“小场地 大健康”理念,通过专家健康微课和足球游戏观摩,带动家长、教师走出运动误区;在“科学摄糖”板块,以北京空后蓝天幼儿园引领开展“减糖宝贝,甜蜜都在酒窝里”主题活动,园长谈健康,教师讲健康,大厨说健康,专家点评,从不同侧面分享健康知识和技能,孩子则透过健康主题墙、童话剧、幼儿健康绘画展、健康三句半表演传递健康,同时发布东城区自主研发的“幼儿健康科普飞行棋”,把三个板块核心知识点融进棋盘中,让幼儿与同伴、家长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

三、推进成效

(一)直接效果

东城区“关爱幼儿健康成长行动”围绕家庭、社会普遍关注的儿童超重肥胖热点出发,平等的携手孩子、家庭和幼儿园,以健康行为习惯养成融入孩子成长中,让家庭和幼儿园更易接受、积极参与。两年的“行动”实施覆盖全区44所幼儿园约7500个幼儿家庭和1800余名教师参与线下活动。活动期间“宝贝健康广场”共招募家长、教师5122人,有近60%的家长、教师参与了线上签到打卡和知识学习测评活动;知识闯关测评活动显示核心知识知晓率由75.31%上升到80.48%;专家课堂浏览量1.5万人次,留言878条。通过逐级选送共征集“我的周末早餐”参赛作品640份,“幼儿绘画”作品454幅,累计收到46402张选票。

“行动”实施前后数据分析显示,孩子每日足量身体活动从干预前的9.3%上升为36.1%,儿童超重肥胖率从基线调查时的14.2%下降到13.5%。教师及家长科学育儿的观念与能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家长强迫幼儿进食行为通过学习得到改善,家长对幼儿电子产品使用的支持从基线96.1%下降到92.2%。培训让教师对幼儿超重肥胖核心知识的掌握有不同程度提高,知识掌握上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显著高于未参加培训教师。

(二)间接效果

“行动”实施依靠部门联动,政策支持是保障、专家共识是依据、宣传动员是根本、层层落实是关键。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卫生教育部门联合、家园共育”的慢病防控模式,打造了一支优秀的骨干师资团队。通过完善幼儿健康教育课程教案以及推广典型案例、优秀做法分享等让项目成果得以固化。此外,东城区“行动”的实施和健康促进幼儿园创建工作为北京市健康促进幼儿园创建试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期待通过我们的活动可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愿我们与孩子“同成长 共健康”,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轻松”童年,整个社会共同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附件:关爱幼儿成长行动骨干培训班.jpg
“均衡营养,健康成长—蔬菜的秘密”主题活动.jpg
“美育润泽生命,健康助力成长”主题活动.jpg
“减糖宝贝,甜蜜都在酒窝里”主题活动.jpg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