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合理膳食行动
2019年6月,国务院启动健康中国行动计划,部署了15项专项行动,其中第二项就是“合理膳食行动”,旨在对一般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贫血与消瘦等营养不良人群、孕妇和婴幼儿等特定人群,分别给出膳食指导建议。“民以食为天”,合理膳食和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不合理膳食行为,尤其是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如何改善膳食结构,推进合理膳食,减少每日食用油、盐和糖摄入量,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两年来,我院合理膳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工作目标: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孕妇贫血率;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不低于500g,每日摄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成年人维持健康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4 kg/㎡;成人男性腰围小于85cm,女性小于80cm。
主要工作举措和推广情况:
1、我院院长孙鲁英教授站位学术前沿,主译了《营养与健康(第五版)》一书,于2021年12月由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对于此前国内此类书籍的匮乏,增补了新的科学著作,对于临床医学中关于营养与健康的应用,起到了学术引领的作用。《营养与健康(第五版)》既可作为我国医学院校学生和营养学教学研究人员的教材和参考书,也是对健康营养感兴趣人士的宝贵读本,对于提升营养相关疾病诊疗水平,以及提升公众营养与健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医院公众号、微博定期宣传膳食和营养知识:在四季、节气、节日发布养生文章,特别是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及糖尿病日、高血压日、肾病日等疾病宣传日,指导群众进行健康饮食。每年发布相关文章60篇左右,提高了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
3、开设孕产妇营养门诊,每周2次、为我院建档的孕产妇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及不足、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等多种疾病进行针对性营养指导,强化营养治疗。在北京市房山区医院产科工作质量统计中,我院产妇孕期贫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孕妇营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参与肾病科、肺病科、妇产科等院内营养会诊,为患有肾功能衰竭、低白蛋白血症、贫血、胎儿大小与超声不符等患者进行营养指导,改善了病人的营养不良情况。
4、我院治未病科门诊为慢病患者提供中医健康体检,包括经络检测和体质辨识,根据疾病和体质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营养膳食指导。同时体检工作中也常规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并为团体体检的单位出具团体综合指数判定报告,与往年团检的数据信息对比,依据体检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讲座,提高各企事业单位职工合理膳食的意识,并向体检项目阳性者宣传既病早治的理念,提出健康饮食建议。
5、举办各类营养知识健康讲座:主要针对孕产妇、糖尿病、高血压、痛风、高脂血症等各类人群,特别是我院建院40周年之际,治未病科联合健教科组织各临床科室举办关于各专业健康教育的大型系列讲座活动,主题包括“得了胃食管反流病,如何吃才能不反酸”、“痛风患者饮食及用药指导”等。健教科将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鼓励患者和居民参与全民营养周,进行“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宣教活动。
6、定期到养老院、社区、企业、学校进行义诊活动,免费测血压、血糖,健康咨询和指导,发放营养知识宣传资料万余份,能够使营养健康知识深入社区、家庭、学校、商超、乡村,贴近百姓开展营养健康知识普及,服务群众万余人,覆盖全区居民。
7、我院营养科定期对食堂定期的管理和从业人员开展营养、平衡膳食、相关的技能培训、考核;为不同疾病及营养状况的人群制定相应食谱,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疾病的康复。
8、建立慢病管理群,定期推送慢病营养知识、养生知识,解答患者问题,引导患者群体正确合理的饮食。
我院将继续努力,积极开展“合理膳食行动”,宣传膳食和营养知识,为改善群众营养水平,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而奋斗!